查看原文
其他

刘作忠(湖北): 30年——一个地方史志馆|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7-10-06 胡崇玄 李秀桦 爱故乡行动


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正在征集中,截止日期为9月30日,期待各位爱乡人士加入其中。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推荐人:

何慧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推荐理由:

今年8月初,我去长江三峡考察了三天,在三峡大坝附近,导游向我介绍了刘作忠先生的事迹,身旁的一些宣传牌上也有刘作忠先生的只言片句在上面。当时深深感到刘先生的事功至大、言功之重,认为在长江流域应多找像刘先生这样的地域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他们以状长江区域之文美、物盛、人慧见长,他们是长江文明的记录者和传承者、守护者,理应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效学。


人物简介:

刘作忠,男,1954年生。荆州人。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之际,因“文革”爆发而辍学,此后再无机会入学。大半生与书难分难舍,人称“书痴”。先当农民,再当工人。1981年开始从事地方史志工作,从此与地域文化、中国近代史结下不解之缘。退休前曾任湖北荆州市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人物事迹概述:

30多年间走遍全国27省,搜集地方史志3万多本,创建“人境庐”地方史志馆。“人境庐”面向社会研究者和学生开放,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先后到此参观,大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人境庐”已成为古城荆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青少年励志劝学重要场所,推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的平台。藉此藏书,刘作忠先后编著地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书刊四十多种,并有百万余字文章见诸海峡两岸报刊,其中一篇被为2009年广东省高考选题,影响广泛。

    

刘作忠人境庐地方史志馆


这就是“书痴”刘作忠的家——100多平米的住宅里无沙发和电视机, 35 43064 35 15231 0 0 3340 0 0:00:12 0:00:04 0:00:08 3340客厅、卧室、走道,包括阳台从地板到天花板全是书。3万多册地方史志、近代史料和家谱,按省市县依次码放——书的主人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诗句而名“人境庐”。


小小人境庐既有胡绳、屈武、魏传统、钟敬文、臧克家、袁晓园、史树青、李侃、冯其庸、朱家溍、孙轶青、罗哲文、吴小如、流沙河、陈立夫、胡秋原、周策纵、秦孝仪、张玉法、陈香梅等方家巨擘恩赐的墨宝,更有全国20多省及港澳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比利时等地专家学者惠顾。它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本邑青少年励志劝学的重要场所。


让我们从围绕“人境庐”的一个个书事、书话、书趣中,走近主人。


1966年刘作忠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之际,因“文革”爆发而辍学,开始长达10年的流浪:喂猪、放牛、割马草、修铁路、炸石头、挖白蚁、种地,历经艰辛。所幸这个天生好强的孩子没有消沉、堕落,而是自废纸堆里“偷来”、捡来的一本本残缺书刊里,认识社会、探索人生。


1975年,改变刘作忠命运的第一次机遇降临——招工到本县一家工厂。他一根竹棍一头挑着装满书籍的木肥皂箱,一头是被子衣物,赤脚高挽裤腿沿泥泞小路奔向县城。


刘作忠进工厂之际,正是“突出政治”的年代,由于他的《决心书》写得好,朗诵“革命诗歌”有感情,从车间调到厂办专门从事政治宣传。1982年,刘作忠精心编纂的《厂史》,是本县第一部、也是全省小氮肥战线第一部,受到行家好评,县里抽调他编县志。从此他的 “书瘾”更大,也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3年,自幼爱好楹联的刘作忠与全国一批楹联爱好者自发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是他首先在中国大地上发出了“抢救国宝(楹联),振兴联艺”的呐喊。中国楹联学会决心编辑一套《中国楹联大全》(后称《中国楹联集成》)以填补中国文学史空白。刘作忠自告奋勇承担湖北部分的搜集整理。前后四年,刘作忠三进三峡,十渡汉水,东进大别山,西攀神农架,南登幕阜山,北陟大洪山、桐柏山,足迹遍及湖北全省,行程四万余里,仅鞋子就磨烂了3双。从高山陡壁、寺观碑亭,从3000多位各界人士的口述中,从2800多卷地方志书、笔记、抄本里,刘作忠抢救发掘搜集了数以万计的湖北地方楹联和数千本湖北地方史志。“人境庐”初步建成。


谈到这次万里采联的艰辛,他说:“我没有死于大别山的毒蛇之口,没有被荆山的山洪冲走,也没有从武陵山的悬崖上摔下来;巫山的塌方、大巴山的撞车都能幸免。我承受了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和人世间的白眼、嘲讽、鄙夷。钱花光了,脚走烂了,我一度彷徨过、犹豫过、后悔过,但终究一一战胜了。”



人民日报1986年月日4月23日头版



当刘作忠在湖北各地艰难跋涉期间,全省几乎每个市县的媒体都报道了他的行踪。《湖北日报》一年内6次报道了他,并且专门为他发了《内参》。《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也先后报道了刘作忠的事迹。人们誉其为“一代奇男”、“访对觅联第一人”、“楹联痴士”。 “没有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的提携、关爱,我不可能完成那次万里长征。这些人绝大多数已谢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心中,也是我后来奋斗成长的原动力啊!”刘作忠泪流满面地说。


1986年,经一批政协委员举荐,刘作忠从企业调入沙市市(今荆州市)政协担任专业文史编辑,这是他人生又一大转折。后来几十年,他利用此平台,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着力抢救发掘地方文史资料

吸引更多热心人士加入


民国遗老遗少的亲历亲见亲闻,是中国近代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但这些人解放后或多或少受过冲击,心有余悸,怕谈往事。为了帮助这些老人解除思想顾虑,有生之年记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刘作忠不厌其烦登门拜访。有的老人住处不定,刘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多方查寻,诚恳之心赢得了老人们的倚重,或口述、或笔写,成为一篇篇稿件。


沙市纱厂(后名沙市市第一棉纺厂)是杜月笙等民族资本家1930年倡导兴办、全国第110家民族纺织企业,在华商经营的民族纺织工业中占有相当地位。征集这家厂史资料时,一些老职员不愿讲往事。刘作忠动员老职员们的子女、亲友,包括自己的伯母(旧社会在该厂当过童工)上门做工作,老人们深受感动,将所知和盘托出。抗战爆发后,沙市纱厂西迁重庆,刘作忠顺藤摸瓜,追溯到重庆成都,将健在者(包括一位曾给杜月笙当过听差的老人)一一寻访,收获不少。


一位老京剧演员,解放后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牢骚满腹。刘作忠20多次登门促膝交谈,老人深受感动,终于将自己包括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交往的经历写成一篇1万多字的稿件。刘作忠精心修改,并努力找到一张老艺人与京剧表演大师关肃霜的合影,在文史资料分期刊载。两人由此成了忘年交。


一位老医生退休后将自己数十年经历写成20余万字的回忆文章,曾给许多人看,但这些人不感兴趣。刘作忠通读后,觉得其文虽然结构较乱,文字较差,但有一定史料价值。他用半个月时间缩写成数千字的文章。文章完成,刘的痔疮也复发了。是文刊出后老医生欣喜不已,专门委托一位熟识的政协委员,务必在政协会上当着政协领导和刘作忠的面表达谢意。


一位20年代担任过某私立小学校长的老报人,是本地“活字典”之一,刘作忠结识这位老人时已90高龄。刘一番动员,老人不久命笔成文。刘第二次探访呈送审核稿时,老人已卧病在床,不能起身;第三次上门已呼吸困难,不能开口说话;第四次上门奉送样书时,老人已驾鹤西归了。


1985年,刘作忠万里采联途经洪湖时,一位农村教师谈及洪湖岸边有批陆姓居民,自称成吉思汗的后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作忠担任政协文史编辑后,专门前往该地找到那位已退休的教师,两人反复商议后定出文章主题、框架,并帮他反复论证,一篇考证详实、说理充分、长达1.5万字的文章终于完成。此文为研究蒙古族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旁证资料。


有篇稿件忆及沙市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工作者通过具有左倾思想的邮政局长寄发传单的经历。此文细节许多矛盾,为核实这些细节,刘作忠骑着自行车在这座1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东奔西访7次,终于找到了当年递送传单的几位当事者:原国民党邮政局党部书记长,局长听差,邮局门房等人。那位当年亲自转送传单的老听差,已86岁高龄,且两耳失聪,识字甚少。刘作忠将嘴对着他的耳朵,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喊话。好在老人神志清醒,他仔细回忆了当年的情景,核准了一段史实。不久,老人谢世。


1999年4月5日刘作忠与海峡两岸六学者浙江湖州


几十年间,刘作忠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走街串巷,寒来暑往。从寻访线索到登门约稿,从修改订正到核实细节,每篇稿件平均要跑5次左右。每次按10里计,几十年共征集上千篇稿件,行程十万里以上。


有次他给一位孤身生活的老人送稿费,先后跑了7次才找到本人,老人手捧稿费感动得眼睛湿润了。


一位作者的父亲遭车祸,刘作忠闻讯自费购营养品赶到医院。这位作者十分感动地说:“我的姊妹们还没有你来得及时呢!”


刘的敬业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成为许多作者家中的座上宾。作者们有事无事总爱找他聊聊,一些作者的家人一段时间不见他,就叨念:刘先生为何不来?一位作者夫妻争吵不和,其妻子竟来请刘作忠调解。一位河南籍作者春节团年,一定要等刘作忠到才开始吃饺子。一次刘作忠生病住院,第一个闻讯赶到医院探望的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汉剧艺人,因为他从艺几十年的经历是刘帮他整理成文入书的。1998年4月24日,刘作忠出差归来,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件时髦的衬衣,并附一纸条:“今天是你的生日,祝福你。”一看署名正是那位老艺人,刘作忠感动得热泪盈眶。


把好稿件的文字关也不轻松。每篇稿件,刘作忠先细读数遍,然后斟字酌句,删繁就简。为了一个地名、一个人名、一件史实,常常查阅许多资料、请教许多人。许多稿件是他根据原素材重新撰写的。

个人积极努力的同时,刘作忠还发动更多热心人士加入行列,先后有一百多位中青年应邀担任口述记录整理者。在刘作忠身传言教下,这批人好奇一热心一倾心,既加快了史料抢救发掘进度,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人经此历练成为文史专家,有人以此素材创作诗歌小说,有人以此乡土教材向自己的学生宣讲。


“人境庐地方史志馆”定型

多方面服务社会


几十年中,刘作忠或工作之便,或利用节假日,奔赴全国27省搜集地方史志。近20年中,几乎每个春节都在各地淘书,比如2017年春节在云南,2016年春节在四川,2015年春节在浙江,2014年春节在福建,2013年春节在江苏……


谈及外出淘书,刘作忠讲了两件趣事:一次,去南京淘书回荆,途经南昌和长沙又淘了不少,可手里的钱全成了书,除了车费无钱吃饭,到武汉时肚子就空了。忍着饥饿再坐长途公汽到荆州已是深夜,饿得浑身无力,肩上背上手上都是书,走一步双腿打颤,想招个麻木车,身上没钱。背着一百多斤的书一步一歇,从车站到家平时半小时的路程,竟走了两个多小时。“那次我真正体验到‘又饿又累’的滋味。” 刘作忠苦笑着说。


“一年春节我赴南宁淘书,结识了不少当地旧书商,白天黑夜都有人以自行车、三轮车载书至我住的小旅馆,寻找‘说湖北普通话’的我。旅馆服务员疑虑报警,警察闻讯至我房间,看到一包包桂省地方史志,笑笑挥手而去。有惊无险啊!”


听说刘作忠还有一怪癖:亲友来访送食品他不大高兴,而送书(特别是全国各地地方史志)他十分高兴。他说吃的用的到处有,而地方史志只有当地才有。


刘作忠平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几十年的积蓄皆为书,可谓爱书如命。前些年,有日本学者开价100万欲买走他的藏书,他婉言谢绝了。他觉得这些书除了个人享受,更要嘉惠社会。


几十年中,刘作忠先后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和国内多家图书馆和乡村小学捐书累计5000本以上。


山东研究《文心雕龙》的、河北研究辛亥革命史的、成都研究北伐史的、日本研究租界史的、韩国研究三国文化的、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的关公粉丝,还有比利时的传教士,都在人境庐找到了各自所需。



2005年8月25日日本5学者访人境庐



几十年中,不时有本科生,还有硕士、博士生持论文赴人境庐解惑释难;更多的中小学生或由老师、家长陪同,或三五结伴到人境庐领悟书香。孩子们润泽之余,将所见所想写入日记,写出作文,有的在班上念读,有的还获奖。

来访青少年,刘作忠除了授业解惑,更多的是人格教育,比如勉励他们孝顺父母、尊重他人,独立思考、服务社会等等。


凡来访者,刘作忠一律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事先为他们准备水果,如谈至午餐晚餐时间,还请他们吃饭。他每次外出总要为一些常年相交的学生购买小礼品(比如梳子、镜子、土特产之类)相赠。


来访者中许多为外地赴荆州就读大专院校的学生,刘作忠慈父般相待。留下不少佳话:


一位东北籍学生以荆州晚清史事为题材撰写论文,刘作忠将他请到人境庐,除了敞开查阅资料,还让他免费中晚餐。一个多月中,该生坐在人境庐,每写完一段,刘帮他审核一段,最终以优秀论文顺利过关。


一位湖北广水籍女生童年因病脸上留下不少疙瘩,非常痛苦,刘为她联系中医诊疗,并为她购买了一千多元中草药煎服,颇有疗效。现已为皖省教师、孩子妈妈的她,念念不忘刘老师。


一位来自中越边境的学生,每至人境庐,刘总是提醒:“安全第一,不要闯红灯,尽量走斑马线和人行道,夜晚不要单独外出。” 学生将这些话告诉父母,父母非常高兴:“刘老师的话都是我们家长要说的话!”将家乡特产托孩子捎带刘以谢。


两位热恋的学生出入人境庐,受益多多,他们告之各自父母,两边父母专门自各自家乡赴人境庐登门致谢。男生毕业后成为西安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专门邀请刘赴西安住了一周。


一位甘肃籍贫困生考取了新疆师大研究生,无路费赴校,刘资助一千元,并委托新疆朋友就近帮助该生。该生赴乌鲁木齐后食宿于此友处,利用暑期打工挣足学费,顺利入学,现已是新疆一所中学教师。


学生们自人境庐回校后四处传播,其它学生慕名再来,一批批,这届传下届,络绎不绝。


刘作忠还多次走出人境庐,深入大中学校、图书馆和文化沙龙,演讲诸如“话说楚文化”“话说荆州”之类话题,有的还被录制于公交车上播放,颇受欢迎。


许多学生离开荆州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但对当年人境庐的春风雨露念念不忘。比如一位远赴美国留学定居的学生,不但将人境庐吃水果的经历写进博客,回国探亲不忘再回人境庐。


藉“人境庐”丰富藏书著书立说


30多年间,人境庐主人除了主编责编四十多种地方史志、百余万文字见诸海峡两岸报刊外,还创造了多个“第一”: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沙市地方楹联辑——《沙市名胜楹联选注》(沙市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湖北地方楹联辑——《湖北名胜楹联》(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建国后中国大陆第一本《民国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4、海峡两岸第一本《挽孙中山先生联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


5、海峡两岸第一本《挽陈其美先生楹联辑》(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6、荆州第一本近代名人传记——《近代荆州名人剪影》(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


7、湖北第一本地市级断代史——《荆州百年》(总纂,红旗出版社2004年);


8、创办并主编荆州市第一本人文杂志——《人文荆州》(2004年);


9、湖北第一部两院院士传记专辑——《从荆州走出的十大院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荣获中南七省区优秀教育读物奖)。


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草根学者”刘作忠,从文化学、文学、民俗学、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审视故乡。透过他的展示,人们既品味了故乡的过往、故乡的物质与人文,更增加了故乡巨大的向心力与同化力。刘作忠深爱生他养他的故乡,爱得特别——以书和史志馆的方式与故乡、与草根耳鬓厮磨。草根的他和他的书、史志馆植根大地,一人摇旗呐喊,应者纷纷。物欲横流的当今,这样的“草根学者”、这样的乡贤,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2012年6月1日京沪8学者访人境庐



推荐阅读


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公益互助|爱故乡,行动的力量

从“乡愁”到“乡建”:在今天我们要如何“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 寻找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

李如秀(云南):四十年如一日,传承彝族文化

谢兰香(北京):“京都”巧娘

童新春(湖北):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

张立(湖北):建设美丽马岭村

王家兴(浙江):倾其所有只因兰痴

赵春花(河北):爱心助学27载

王军(甘肃):陇中文化的记录者

连达(黑龙江):用画笔“抢救”古建筑

张国启(云南):沙朗白族文化守望者

李军(湖北):阅读经典沁人心,化作夕阳染山乡

马丑子(甘肃):不让彩陶流落他乡

陈范兴(湖南):甘做民间传统艺术“抬阁”人

罕丽丽(云南):环保酵素的实践之路

邓采明(湖北):基层文化的“拓荒牛”

全淅林(湖北):大柴湖的守望者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